止哮方

组成:紫苏子20克,地龙20克,前胡20克,白屈菜20克,苦杏仁5克,射干20克,黄芩20克,白鲜皮20克,川芎20克。以上为5岁小儿2日量。

功效:止哮平喘、活血化瘀。

主治:小儿哮喘发作期的热哮。包括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毛细支气管炎等。症见咳嗽气促,喉间哮鸣为著甚则呼吸困难,喘憋,烦躁不得卧,双肺满布哮鸣音,舌质红,舌苔黄,溲赤,便秘。

用法:水煎2次。通常1岁内小儿的总药量为30毫升;1~3岁小儿的总药量为60毫升;4~7岁小儿的总药量为90毫升;8~10岁小儿的总药量为毫升;8岁以上小儿的总药量为毫升。2日1剂,分6次温服,每日3次,于早、中、晚饭前20分钟服,或饭后30分钟服。

方解:本方系王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代表方之一。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性疾患。小儿哮喘发作的病因系外邪与痰积互结,寒热错杂,致升降失司所致。王烈几十年来专攻小儿哮喘,认为小儿哮喘是“哮”与“喘”之综合征,其发作时以气滞、血瘀、痰阻为病理改变。故立法制方在注意止哮平喘的同时,还要活血化瘀。血活络自通,瘀自去,瘀去气可行,壅可散,痰自化。本方就是根据此原则制定的。

方中紫苏子、射干、前胡有通宣开肺、降气平喘之功;《北方常用中草药》中记载:“白屈菜有镇痛、止咳、杀菌、利尿、解疮毒之功。”白屈菜、杏仁有止咳祛痰平喘之功;地龙有开肺解痉之力;黄芩、白鲜皮有宣肺清热之效;川芎、地龙有活血通络之用。方中一宣一降,一清一活,配伍甚妙。本方功在止哮平喘,但其治则贵在开宣肺气,除痰化瘀。

加减运用:根据小儿哮喘发作期的临床征象分为寒、热、虚、实四型辨证施治。以止哮平喘为大法,方用止哮方,并依据证型的不同加减方药。寒性哮喘加细辛、紫菀、半夏;热性哮喘加石膏、葶苈子、桑白皮、川贝母;实性哮喘加赭石、桃仁、枳实、沉香、葶苈子;虚性哮喘加当归、白石英、五味子、侧柏叶、黄芪。哮喘发作时哮重者重用地龙;痰盛者加瓜蒌、葶苈子、胆南星祛痰平喘;久哮多瘀重用桃仁;喘憋伴便秘,轻者加莱菔子以降气豁痰、消导通便,稍重者加枳实,干结者加番泻叶以盛者下之,清大肠而泻肺止喘。哮吼重加白前;气喘甚加马兜铃;发热加柴胡;咽痛而肿加重楼;夜卧不安加僵蚕。

调摄:嘱患儿家长科学护理,精细防护,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中医医院
北京治白癜风费用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muzeiz.com/lfzcd/11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