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年第陆味专治熊孩子,不服你就给他来
食 如今每天都是鸡鸭鱼肉的好日子里,过年想吃点特别的?不妨亲自下厨,为家人做一顿让他们难忘的,健康又好味的养生“家宴”吧。春节7天,浙江在线健康网医院,每天推荐一种加入了药材的养生美食,把它的功效和做法说给你听。当药材邂逅食物,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?快跟随我们的脚步,一键get健康食谱吧! 前段时间,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宁教授接诊了一名9岁的胆结石小患者。 小姑娘上小学3年级,上课的时候突然右上腹疼痛,恶心呕吐,马上被送到当地卫生院。接诊的医生起初怀疑是阑尾炎,不过B超一检查竟发现是胆囊炎,胆囊里还有一颗0.7公分的结石!家长吓了一跳,随后医院。 李宁教授团队的专家们花了3个月的时间帮她消掉了胆囊炎症,接着又做了保胆取石手术,孩子也免不了吃了些苦头。好好的孩子,胆怎么就生毛病了? 原来,小姑娘平时特别爱吃洋快餐,她妈妈坦言“一周要吃两三顿”,又因为学校离家远,来不及就经常不吃早饭。一方面是爱吃油腻的食物,胆汁中的胆固醇增加,另一方面胆在饥饿状态下“不工作”,胆固醇结晶沉积就变成了胆结石。 说起来,类似的饮食习惯在过年过节尤其常见——一放寒假,不少孩子就习惯性睡到10点、11点,一起床就是大鱼大肉的中餐,“省”了早餐,胆固醇饱和度却因此升高,容易形成胆结石,引起胆囊炎。与此同时,因强烈的饥饿感“报复性”大量进食,使胃壁一下子处于紧张状态,久而久之胃病也不可避免。 · 别让“轻舟”过载 今年春节这样给孩子做“早点粥” 如果用一个成语形容小孩子的营养需求和消化功能的关系,那就是“轻舟重载”。 医院儿科李岚副主任中医师解释,这是因为儿童时期生长发育迅速,新陈代谢旺盛,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高于成人,但小儿胃肠消化功能又相对不成熟——胃容量小,胃酸低,胆汁及消化酶的分泌量不足、活性不高,肠道的正常菌群脆弱,并且容易引起感染等。 要保障智力和体格的正常发育,必须做到进食规律、膳食平衡。而早餐在三餐中地位非常高——因与前一天晚餐间隔已有10多个小时,体内储存的“能量”差不多消耗殆尽。李岚中医师说,“家长不要嫌麻烦,每天早上不但起床时间要给孩子规定好,早餐也要定时定量,并且保证质量。 就拿简简单单的一碗粥来说,在合理营养的基础上加入药食同源的药材,不仅口感好,还有一定的疗效!今天,李岚中医师就为大家推荐了两道适合在春节期间做给孩子吃的“小儿早点粥”。 益气补血的“?八味粥”: 用料:薏苡仁50克、赤小豆、生山药各30克、芡实米、莲子各20克、大红枣20枚、白扁豆15克、糯米克。 做法:先将薏苡仁、赤小豆、芡实米、白扁豆放入锅内加水煮烧,然后放入后4味一同煮烂。 作用:健脾益气补血,适用于脾胃虚弱,平时胃纳不香,形体偏瘦,轻度贫血的孩子。 消食化积的“莱菔鸡金粥”: 用料:炒莱菔子9克,鸡内金6克,茯苓10克,粳米50克。 用法:先将炒莱菔子、鸡内金、茯苓放入锅内,加清水适量,文火煮30分钟,去渣取汁,再加入粳米及适量清水煮粥,粥成时加盐少许调味供用。 作用:炒莱菔子具有消食化积、降气除满的功效,鸡内金既能消食化积,又能助脾胃健运,它与莱菔子同用则消积化滞作用更强。茯苓具有健脾渗湿的作用,其与粳米相配,使行气消积而不伤正气,共同起到既消食导滞,又健脾和胃的功效。适用于口臭、纳差,舌苔厚腻的积食孩子。 此外,如果孩子平时容易感冒,肺气虚,可在粥里加入黄芪、白术、山药、茯苓等药益气固表,如果是脾气急躁的孩子,可在粥里加入带芯莲子、白菊花等药以清心平肝。 记者:翁含露通讯员:于伟 监制:曹漪洁 主编:尉洁婷责编:陈雨笛赞赏 |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muzeiz.com/lfzcd/1091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俊慧每日养生一把萝卜子,可让痼疾消
-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